为更好地推动偏微分方程应用学科发展,促进国内外学者之间的学术交流和人才培养,由苏州大学和同济大学联合组织,苏州大学承办的“偏微分方程应用交流研讨会”研讨会将于2024年6月8日至9日在在苏州举行。本次研讨会将讨论偏微分方程应用的前沿问题与最新研究进展。我们衷心地希望您能接受邀请,期待您的参与。会议已邀请了华南师范大学丁时进教授、同济大学梁进教授、扬州大学刘祖汉教授、Washington State University Hong-Ming Yin 教授、北京应用物理和计算数学研究所 袁光伟教授等做学术报告。会议具体事项如下:一、 会议议题:偏微分方程应用交流研讨会二、 会议时间:2024年6月
为了更好地推动金融数学和保险精算学科发展,促进两校和周边高校学者之间的学术交流和人才培养,苏州大学和西交利物浦大学每年联合组织“金融数学和保险精算学术交流研讨会”。2024年由苏州大学承办并定于2024年5月10日在苏州大学举办。会议已邀请了西交利物浦大学杨海亮教授做大会特邀报告,同时有来自双方学校十余位老师做专业学术报告。参会人员名单:序 号姓 名单 位1温从华西交利物浦大学2杨海亮香港大学、西交利物浦大学3刘佳骏西交利物浦大学4徐冉西交利物浦大学5许昕西交利物浦大学6李愚昊西交利物浦大学7徐耀飞西交利物浦大学8洪毅西交利物浦大学9张喆昊西交利物浦大学10董迎辉苏州科技大学11梁雪苏州科技大学12郭洁苏州科技大学13裴梓婷苏州科技大学14王过京苏州大学15岳兴业苏州大学16钱晓松苏州大学17姚经苏州大学18徐玉红苏州大学19秦聪苏州大学20穆蕊苏州大学21蒋萍萍苏州大学22张婷婷苏州大学23李博晗苏州大学24饶楠苏州大学25汪四水苏州大学26余王辉苏州大学27李丹丹苏州大学28陈瑜苏州大学29周艳荣苏州大学30郝宇菲苏州大学31王频苏州大学32穆婉蓉苏州大学33谢阿遇苏州大学34杨阳
为了更好地推动随机控制理论及其在金融数学和保险精算领域中的应用,促进国内外学者之间的学术交流和人才培养,由华东师范大学和苏州大学联合组织,苏州大学承办的“随机控制及其在金融数学和保险精算领域中的应用”研讨会将于2023年10月13日至15日在苏州大学举办。会议已邀请了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汪荣明教授、香港大学和西交利物浦大学杨海亮教授、华东师范大学钱林义教授、危佳钦教授等做学术报告。报告人名单:杨海亮香港大学、西交利物浦大学钱林义华东师范大学李丹萍华东师范大学危佳钦华东师范大学毕俊娜华东师范大学张楠华东师范大学陈律华东师范大学秦聪苏州大学张婷婷苏州大学穆蕊苏州大学李博晗苏州大学钱家瑗苏州大学会务组成员:周艳荣 0512-65112418 郝宇菲 0512-65112418穆婉蓉 wanrongmu@163.com赵欣瑶 zhaoxinyao_0628@163.com程梦红 15162115359@163.com您若有关于此次会议的任何问题和建议,请随时通过本通知中提供的联系方式与我们联系。谢谢!苏州大学金融工程研究中心2023年10月13日
为了更好地推动随机过程理论及其在金融经济和管理领域中的应用,促进国内外学者之间的学术交流和人才培养,由北京大学,南开大学,曲阜师范大学和苏州大学联合组织,苏州大学承办的“随机过程及其在金融经济和管理领域中的应用”研讨会将于2023年4月21日至23日在苏州大学举办。会议已邀请了北京大学任艳霞教授,南开大学吴荣教授和郭军义教授,曲阜师范大学尹传存教授,湖南师范大学杨向群教授等做学术报告。参会人员名单:序 号姓 名单 位备 注1杨向群湖南师范大学教授2陈兰惠湖南师范大学教授3吴荣南开大学教授4周性伟南开大学教授5任艳霞北京大学教授6郭军义南开大学教授7尹传存曲阜师范大学教授8董迎辉苏州科技大学教授9梁雪苏州科技大学副教授10郭洁苏州科技大学讲师11裴梓婷苏州科技大学讲师12周从金苏州科技大学讲师13花春荣常熟理工学院讲师14王过京苏州大学教授15岳兴业苏州大学教授16钱晓松苏州大学教授17姚经苏州大学教授18徐玉红苏州大学副教授19秦聪苏州大学副教授20穆蕊苏州大学副教授21蒋萍萍苏州大学讲师22张婷婷苏州大学讲师23李博晗苏州大学讲师24刘亮苏州大学教授25徐冉西交利物浦大学副教授26余
为了更好地推动金融数学、金融工程和精算保险及相关学科的发展,促进国内外学者之间的学术交流和人才培养,由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CSIAM)主办,CSIAM金融数学与工程和精算保险专业委员会协办,苏州大学承办的“第二届金融数学与工程和精算保险研讨会”将于2022年11月12日至13日线上举行。会议已邀请彭实戈院士和陈增敬教授等国内外从事金融数学、金融工程和精算保险及相关学科的专家学者参会并作学术报告。学术委员会郭雷(中国科学院)姜礼尚(同济大学苏州大学)彭实戈(山东大学)徐宗本(西安交通大学)严加安(中国科学院)陈增敬(山东大学)郭军义(南开大学)胡太忠(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石勇(中国科学院大学)汤善健(复旦大学)杨静平(北京大学)杨晓光(中国科学院)袁先智(中山大学苏州大学)程序委员会柏立华(南开大学)薄立军(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程雪(北京大学)池义春(中央财经大学)郭冬梅(中央财经大学)嵇少林(山东大学)林健武(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林一青(上海交通大学)钱林义(华东师范大学)钱晓松(苏州大学)夏建明(中国科学院)杨舟(华南师范大学)姚经(苏州大学)张永杰(天津大学)周洪超(山东大学)周
第五届中国风险投资学者论坛会议手册(1).pdf
风险投资是创新创业的引擎,我国风险投资事业的蓬勃发展,需要政策制定者、风险投资业界和专家学者的共同努力与支持。为了搭建政界、业界和学界交流融合的平台,2017年,经华东理工大学、江南大学、西南财经大学、上海师范大学、苏州大学等高校学者的倡议,国内20余所高校中多年研究风险投资问题的学者经过多次协商,发起并组织了“中国风险投资学者论坛”会议。2017年11月在上海发起成立了中国风险投资学者论坛理事会,并计划每年在不同学校举行一次论坛。第一届论坛于2017年11月25-26日在华东理工大学成功召开,第二届论坛(2018年5月)、第三届论坛(2019年5月)和第四届论坛(2020年11月)分别在江南大学、河北经贸大学和上海师范大学成功举办。根据近期疫情防控要求,第五届中国风险投资学者论坛将于2021年10月16-17日以线上会议形式举办。本次论坛由中国风险投资学者论坛理事会主办,苏州大学金融工程研究中心承办,上海师范大学全球创新资本研究院、苏州大学资本运营与风险控制研究中心协办。本次会议诚邀各界专家、学者以及研究机构、企业界人士等投稿并参加,与国内外风险投资领域及其它相关领域的广大专家学者和
2021年10月15 – 17日苏州大学 苏州 征文通知(第二轮)风险投资是创新创业的引擎,我国风险投资事业的蓬勃发展,需要政策制定者、风险投资业界和专家学者的共同努力与支持。为了搭建政界、业界和学界交流融合的平台,2017年,经华东理工大学、江南大学、西南财经大学、上海师范大学、苏州大学等高校学者的倡议,国内20余所高校中多年研究风险投资问题的学者经过多次协商,发起并组织了“中国风险投资学者论坛”会议。2017年11月在上海发起成立了中国风险投资学者论坛理事会,并计划每年在不同学校举行一次论坛。第一届论坛于2017年11月25-26日在华东理工大学成功召开,第二届论坛(2018年5月)、第三届论坛(2019年5月)和第四界论坛(2020年11月)分别在江南大学、河北经贸大学和上海师范大学成功举办。第五届中国风险投资学者论坛将于2021年10月15-17日在苏州大学举办。本次论坛由中国风险投资学者论坛理事会主办,苏州大学金融工程研究中心承办,上海师范大学全球创新资本研究院、苏州大学资本运营与风险控制研究中心协办。本次会议诚邀各界专家、学者以及研究机构、企业界人士等投稿并参加,与国内外风
第五届中国风险投资学者论坛2021年10月15– 17日苏州大学苏州征文通知(第一轮)风险投资是创新创业的引擎,我国风险投资事业的蓬勃发展,需要政策制定者、风险投资业界和专家学者的共同努力与支持。为了搭建政界、业界和学界交流融合的平台,2017年,经华东理工大学、江南大学、西南财经大学、上海师范大学、苏州大学等高校学者的倡议,国内20余所高校中多年研究风险投资问题的学者经过多次协商,发起并组织了“中国风险投资学者论坛”会议。2017年11月在上海发起成立了中国风险投资学者论坛理事会,并计划每年在不同学校举行一次论坛。第一届论坛于2017年11月25-26日在华东理工大学成功召开,第二届论坛(2018年5月)、第三届论坛(2019年5月)和第四界论坛(2020年11月)分别在江南大学、河北经贸大学和上海师范大学成功举办。第五届中国风险投资学者论坛将于2021年10月15-17日在苏州大学举办。本次论坛由中国风险投资学者论坛理事会主办,苏州大学金融工程研究中心承办,上海师范大学全球创新资本研究院、苏州大学资本运营与风险控制研究中心协办。本次会议诚邀各界专家、学者以及研究机构、企业界人士等投
2020年CSIAM金融数学与工程和保险精算国际线上研讨会会议手册(简要版).pdf
为了更好地推动金融数学、金融工程和精算保险及相关学科的发展,促进国内外学者之间的学术交流和人才培养,由CSIAM金融数学与工程和精算保险专业委员会讨论决定“2020金融数学与工程和精算保险线上研讨会”将于2020年12月12日召开。会议已邀请山东大学陈增敬教授、新加坡国立大学戴民教授等国内外从事金融数学、金融工程和精算保险及相关学科的专家学者参会并作学术报告。会议主办方: 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CSIAM)。会议协办方:CSIAM金融数学与工程和精算保险专业委员会会议承办方:苏州大学学术委员会陈增敬(山东大学)郭军义(南开大学)胡太忠(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汤善健(复旦大学)杨静平(北京大学)杨晓光(中国科学院)袁先智(同济大学)嵇少林(山东大学)程序委员会柏立华(南开大学)薄立军(中国科大)陈楠(香港中文大学)程 雪(北京大学)池义春(中央财经大学)郭冬梅(中央财经大学)林健武(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林一青(上海交通大学)钱林义(华东师范大学)钱晓松(苏州大学)王过京(苏州大学)夏建明(中国科学院)许左权(香港理工大学)杨 舟(华南师大)岳兴业(苏州大学)张永杰(天津大学)周洪超(山东